首页 放生动物 佛经诵读 放生文化 皈依佛法 放生感应 佛经故事 放生功德 修行大全 放生仪轨

皈依佛法

佛教文化复兴:何建明教授呼吁文化人共同参与传承与创新

来源:http://www.yzddyq.cn 作者:圣严皆空网 发布时间:2024-04-13
摘要:正是因为李叔同的出家,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改变了对佛教的偏见和成见,崇尚佛教,甚至参与到佛教的传播和佛教文化的创造中来。翻开佛教高

--从宁裴出家想到李叔同出家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技大学的青年才俊宁铂在五台山出家。出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古今中外的例子不胜枚举,但社会上还是议论纷纷,很多人对宁培表示惋惜,认为他出家是逃避现实苦难的一种方式。这让我想起了九十年前李叔同的出家。

1918年夏,深受杭州一师学生尊敬和爱戴的中国现代美术先驱李叔同出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他的同事夏丏尊,当得知弘一法师出家后自述是夏先生帮助的受益者时,"不禁面红耳赤,惭骇自知",感到 "出家是一件不幸的事,至少是痛苦的事"。若干年后,这位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不仅没有感受到当初李叔同和尚的不幸,更与弘一大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弘一大师的 "虔诚做护法工作 "的人。

丰子恺是李叔同的学生,也是李叔同成为弘一法师的亲历者。当时,丰子恺二十一岁,虽然还不完全明白老师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但已经明白李叔同出家不是一般的举动。十年后,他恭敬地拜弘一大师为师,正式皈依佛门,法名应星。丰子恺虽然没有出家,却成为了著名的佛教高僧,大力弘扬佛法。更重要的是,在通过艺术弘扬佛教的过程中,他不仅从艺术上促进了佛教的传播,也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境界,使《护生画集》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作。

佛教文化复兴:何建明教授呼吁文化人共同参与传承与创新

正是因为李叔同的出家,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改变了对佛教的偏见和成见,崇尚佛教,甚至参与到佛教的传播和佛教文化的创造中来。

俗话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在古代,出家虽然不是一件难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教历来有重视出家的传统,以出家僧人为住持佛法的僧宝。僧宝是佛教三宝之一,是住持佛法的象征和领袖。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僧人,除了剃度、受戒等正式仪式外,更重要的是

年轻的佛教弘法教师

在佛教教义和实践中有着相当的基础。中国古代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为代表。佛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主要不在于它有多少信徒和寺院,而在于它拥有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离不开佛教界一大批文化精英的劳动和创造。翻开佛教高僧大德的传记,我们会感到,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国古代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佛教高僧大德是中国古代社会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就是这众多佛教高级知识分子努力创造的智慧结晶。然而,宋代以后,中国佛教逐渐衰落。特别是清朝雍正皇帝废除度牒和戒律制度后,任何人都可以出家,以至于一些佛教寺院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宋代以后佛教文化的衰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僧侣素质的急剧下降,而宋代以后、明末清初以及近代佛教文化的复兴,都是佛教文化衰落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现代佛教文化的振兴需要现代社会中与佛教有缘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出家是人生的选择,不必大惊小怪。只是宋元以后佛教的衰落,以及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思潮和二十世纪以来的世俗化浪潮,让人们对出家产生了疏离感,甚至看不起出家。重要的是,出家不是被动地逃避世俗,也不仅仅是个人的解脱,而是要有大慈悲、大勇气、大智慧,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恒顺众生,解脱苦难,发展文化,普度众生。如果只是逃避世俗,追求个人解脱,那就远离了释迦牟尼创世的初衷。末法时代的弘法需要越来越多有文化的人参与。崛起的中国需要佛教文化的复兴。和平安宁的世界需要佛教智慧的滋养。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动物 | 佛经诵读 | 放生文化 | 皈依佛法 | 放生感应 | 佛经故事 | 放生功德 | 修行大全 | 放生仪轨

Copyright 2019-2030 圣严皆空网 流产放生_堕胎放生_堕胎放生放什么好_堕胎放生念什么_圣严皆空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