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生动物 佛经诵读 放生文化 皈依佛法 放生感应 佛经故事 放生功德 修行大全 放生仪轨

皈依佛法

超越尘世束缚,领略般若经要解的离相义之美

来源:http://www.yzddyq.cn 作者:圣严皆空网 发布时间:2024-04-24
摘要:你说我是小偷,就是诽谤我,因为我不是小偷。可见,总相中的别相有多么重要。,就要认识到总体相和分别相,总体相是由许多不同的分别相组合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说:在一个团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之义

文本: 白云禅师

"离 "字,在世间法中是 "分离"、"别离 "的意思,在佛法中则是 "离开 "的意思。在佛教中,它被解释为 "脱离"。

脱离 "一词的意思是 "超越 "或 "突破",但如何脱离烦恼呢?只有突破烦恼,才能对烦恼说 "不"。如果我们只是 "离开 "烦恼,就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一种逃避,而现实是无法逃避的。

因此,要谈 "离相",首先要从 "相 "谈起。金刚经》般若部分有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的说法,提醒我们:世间一切现象,如果只看表象,是靠不住的;如果只看表象,是靠不住的;如果只看表象,是靠不住的。佛教虽然不否定世间的一切,但也告诉我们世界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从物质的 "成、住、坏、空 "和精神的 "生、住、异、灭 "的作用变化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世界 "不是永恒不变的"。"没有所谓的永恒"。人的生老病死现象,怎么说都是假的呢?因为色身是由四大假合而形成的,但人们往往执着于色身,明明一个人活蹦乱跳的,怎么说它是假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如果色身是 "真 "的,那么至少一个人不应该生病、受伤、流血、腐......,可见色身并不是永远存在的。

所谓妄,"妄 "指的是虚幻不实,"妄 "是假相,所以 "离相",就是要认清物质本体的不实,明白它是存在的,但只是假相,这样才有机会突破。比如烦恼与菩提,如果烦恼是假的,那么菩提就是真的吗?其实,菩提也是一种幻觉,但两者的区别在于烦恼是虚幻的、妄想的,而菩提不是!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诽谤你,你会觉得不舒服、不开心、很恼火,但如果你知道这是诽谤,不是真的,那你为什么会恼火呢?这说明人们通常会执着于虚妄,执着于 "人我":执着于诽谤你的 "他我",执着于因果报应的 "我",所以才会因为别人的诽谤而感到难过。

让我们试着探究一下其中的道理:如果诽谤是出于不实,为什么会感到伤心呢?这是因为人们产生了 "别人在诽谤我 "的妄想,这与事实不符,所以感到委屈;其实,"委屈 "也是不真实的,因为如果我们推理一下,就会知道世间的一切表象都是虚幻的,而人们却深陷烦恼之中,这是因为修养不够,所以佛陀才说要 "离相"; 离相,从妄想中去探索、理解和发现,这样才有机会突破和解决问题。

说到诽谤,首先要认识到别人在诽谤什么。比如,甲对乙说:"他在诽谤你,说你偷了他的东西。"乙说:"我没有偷他的东西。"甲说:"如果你没有偷他的东西,他怎么会误解说你偷了他的东西呢?"在这种情况下,提出问题的人与诽谤者没有任何关系;但如果乙去法院起诉甲 "诽谤",那么就会有三个人:一个是当事人,一个是被告,另一个是法官。

如果甲诽谤乙,法官会问甲:"你说他什么了?" 甲会说:"我说他偷了我的东西" 然后问乙:"你偷了他的东西吗?" 这种问法是合理的;但如果法官换一种问法:"你为什么诽谤他?" 或者问:"你为什么诽谤他?" 在这种情况下,法官的问话就有问题了;因为甲肯定会说:"我没有诽谤他!" 法官接着问乙:"他说他没有诽谤你!" 于是,一个说他诽谤了你,另一个说他没有,如此反复,法官觉得难以判定,可见判案是需要智慧的。因为 "诽谤 "是虚假不实的,法官问甲:"你为什么要诽谤他?" 这岂不是未审先判?谁会被定罪?结果,连法官也成了假话。

由此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学佛的人有修养,像法官那样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不会有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如果对方诬蔑我是小偷,但事实上我并没有偷东西,那么我就不应该烦恼!那么,基于佛教的慈悲心,我就不会与他人结下恶缘,相反,我会找机会澄清他为什么误解我是小偷。如果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在 "空义 "中讲到 "五蕴 "的修持时,"想与行 "之间不就有了差距吗?这样的话,不就有了 "离相 "的机会了吗?

我曾经说过:"当有人诽谤你的时候,如果你马上跑去问他,他绝对不会承认这是诽谤。" 因为 "诽谤 "是你说的,对方并不这么看,但人们往往执着于表象,在表象中兜兜转转--"你说我是小偷,就是诽谤我,因为我不是小偷!" 结果就是在妄想中打转,陷入困境。如果你有佛法的观念和修养,当别人说你是小偷时,你问心无愧地认为自己不是小偷,那么你就不应该烦恼,因为所谓的 "诽谤 "是不成立的,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问题不在于烦恼,而在于 "他人之言 "的产生。所以,這明明是兩件不同的事,但如果硬要把兩者連繫起來,便會像法官 第二種問法,甚至是一個錯誤的方向。

举这个例子的用意是什么呢?因為問題出現了,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便會出現問題。如果暂时抛开 "当事人 "的身份,让原来的 "我 "更客观,那么 "我 "会不会变成第三者呢?如果暂时抛开当事人的身份,让原来的 "我 "更客观,"我 "不就变成了第三者吗?此时,"想 "变了,就不可能形成诽谤。在 "想 "中能冷静地去分析、理解,把对方对你的误解之处解释清楚,这就是 "突破";而不是一时急于理解,愤而发问: "你为什么说我是小偷?我又没偷你东西,你为什么冤枉我?" 如果对方说:"是的!" "告诉我,我什么时候偷你东西了?" "咦,你不是有我的圆珠笔吗?" 这时,你可能会意识到:"它就放在那儿,我只是借用一下!" 但他又会说:"你没有向我借,所以你显然犯了 "不随身携带 "罪,也就是说,你是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偷窃!" 这不就是偷窃吗?但如果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位置上,情况显然就不一样了,所以佛教才说要冷静客观,其实就是在 "定 "的修养上下功夫最小、金刚经》中说:"离一切相,即一切佛。"这里的 "佛 "就是开悟的意思,因此,凡是能超越一切相的人,就是开悟的人,如果执着于相,就是世俗凡夫。怎么说呢?因为人都是着相的,看到或听到什么,就会有讨厌或喜欢的分别意识,喜欢又怎样?喜欢又如何?不喜欢又怎样?事实上,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的好朋友或家人给你建议:"小心点,注意......"。也许你会听他们的话;如果是对别人说同样的话,你就很难接受,为什么呢?因为你觉得他不怀好意,是一种恶意的吹毛求疵,故意说些刺激你的话,就像:同是师兄弟相处,感情好一些,彼此谈谈对方的得失,会互相鼓励;相反,如果彼此不和,同样的忠告,可能听着听着也会冒出这些话来: "好!我轻松、懈怠,你能干、了不起,修养......"。为什么同样的话,你会有不同的感受呢?就是因为执着于相--亲疏之相,用自我意识去分别,在妄相中打转,但如果通过 "道 "的修炼,就能认识到、因此,谈 "出离心",我想提出两个大前提:一是从整体上看,二是从分别心上看。如何认识 "相 "的整体性?比如,学佛的人是一个总体的相,但从分别相来看,就有出家人和在家居士的区别,在家居士就有男女老少的区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在相同的前提下,比方说 "学佛者 "是一个总体的阶段,其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由此可见,即使在同一前提下,比方说 "学佛者 "是一个总相,但其中也有分别差别。例如,如果有人问:"佛教徒为什么吃鸡、鱼、鸭?这是一个关于总体的问题,但如果能探讨一下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那就有区别了,因为在家居士可以方便。还有一点要认识到,泰国和缅甸的僧人是靠施舍生活的,给什么就吃什么,如果你质问他怎么吃鸡肉、鱼肉、鸭肉,他会认为你疯了。可见,总相中的别相有多么重要。

超越尘世束缚,领略般若经要解的离相义之美

因此,要谈 "分相",就必须知道 "总相 "是由许多 "分相 "组合而成的,比如 "教师":大学教授是教师,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也是教师。大学教授是教师,教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也是教师,任何教书育人的人也都是教师。教书法的有书法老师,教舞蹈的有舞蹈老师,教才艺的有才艺老师,从概念上讲这些都是老师,但如果说老师要什么都会,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是要分阶段的,所以要讲 "离相"。所以,要讲 "离相",就要认识到总体相和分别相,总体相是由许多不同的分别相组合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说:在一个团体中,不要因为一个人不好,就把一船人都推翻了,要知道 "一船人 "是总体相,如果其中有坏人,那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人。舟中有坏人,也只是其中一个,并不代表舟中所有人都是坏人。因此,"离 "不仅指 "总相 "的离,也指 "别相 "的离。例如,如果有一个和尚,也许他来自泰国或缅甸,你看到他穿着中国和尚的衣服,碰巧看到他在吃鸡肉、鱼肉或鸭肉,你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于是你说:"看看这个和尚,他到底在做什么?" 他可能会目瞪口呆地看着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说话的人自以为说得头头是道,其实他错了还不自知,因为你连 "相 "都没搞清楚,更不用说整体相和分别相的区别了,可见知识越多、阅历越丰富,你就越有智慧,就越能把握整体相和分别相。

例如,如果你读过书,你就必须认识字。"认识字 "是一个笼统的阶段,但你认识哪些字?是中文还是英文?还是法语或德语?即使地方语言有差异,如果你不在意,甚至批评别人:"你说你认识字,你怎么不认识这个?" 就像以前我教无线电的时候,一个同事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他老婆问我:"某某!我的收音机坏了,你能帮我修一下吗?" 我说:"我不会修。" 她说:"那你是怎么教无线电的?" 她不知道无线电有理论和实践之分,实践讲的是工程的机械方面,理论是理论方面,如果你硬要把两者混为一谈,以为懂得无线电原理就能修收音机?如果你想把两者混为一谈,你是否认为,如果你知道无线电原理,你就能修理无线电?而如果两者都会,通常就等于没有分清学科。

所以,"農 "未必懂得 "農","農 "中也有 "農",但 "農 "未必懂得 "學",那麼,"總相 "和 "分相 "是否有分別呢?如果我们只讲 "出离",可能表面上会把 "出离 "变成 "否定",或者干脆把问题抛开,好像与自己无关,好像遇到烦恼就摇摇头说:"不要烦恼了,这样就好了。"这就是 "出离"!佛教徒为什么要烦恼呢?其实,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烦恼,他就不是学佛的人,因为他已经成佛了!所以,学佛的人也会有烦恼,何况烦恼是从整体相上看的,烦恼的内容也不一样,有的为自己烦恼,有的为别人烦恼,可见,要想出离世间,有所突破,首先要把握好 "相 "的问题,"整体相 "和 "分别相"。可见,要想出离和突破,首先要抓住 "相 "的问题,认识清楚 "总相 "和 "别相",才能完成 "离一切相,即一切佛 "的修炼。

所以,只有能够突破一切相的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否则还是凡夫,所以并不是说学佛就不会烦恼,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还在学佛,还没有成佛。如果把这句话改成:"你是已经成佛的人,为什么还要烦恼呢?" 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首先,如果你已经成佛,就不应该烦恼!我们可以看到,学佛的人当然还是离不开烦恼,否则还学什么呢?就是因为有解决不了的烦恼,有化解不了的各种烦恼,所以我们才要学佛,才要学开悟,真正开悟了,成佛了,业障清净了,当然就没有烦恼了。因为烦恼是由业力显现的,知道了这一系列道理,然后能够融会贯通,才能进入 "相",达到 "出离 "和 "突破 "的境界。

所以,懂得道理和方法,也要用起来,千万不能摇头晃脑,忘乎所以。很多人抱着这样的观念,认为我是学佛的人,根本不会有烦恼,我也不在乎有烦恼,但只要他稍微不注意,随便逗他一下,他的烦恼就会产生; 可见,烦恼绝不是摇摇头就没有的,所以说,除了佛菩萨没有烦恼,死人没有烦恼,只要是人,都会有烦恼!所以说,除了佛菩萨没有烦恼,死人没有烦恼,只要是人,就都有烦恼!这就是 "出离 "的道理。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动物 | 佛经诵读 | 放生文化 | 皈依佛法 | 放生感应 | 佛经故事 | 放生功德 | 修行大全 | 放生仪轨

Copyright 2019-2030 圣严皆空网 流产放生_堕胎放生_堕胎放生放什么好_堕胎放生念什么_圣严皆空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